孩子什么事都跟我对着干(孩子老是跟我对着干应该怎么教育)

时间:2020-11-09 21:52:07
来源:丁香妈妈
18次阅读

  “哭也就算了,臭小子现在特爱反着干,越让他做啥,越不做!越不让他做啥,越起劲!每天都在压制自己的怒火”,一位妈妈说,“孩子什么事都跟我对着干”,但是不知道怎么办。孩子老是跟我对着干应该怎么教育,今天做一个这方面的分享。

孩子什么事都跟我对着干

  白熊效应,又称白象效应、反弹效应,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·魏格纳的一个实验。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,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,大家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。越是不要做、不要记得的事情,却往往越会做,越会回想,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中的“白熊效应”。

白熊效应

 

  孩子成长过程中,如果家长频繁对娃说不可以,容易触发「白熊效应」,使孩子更「叛逆」,这也就是孩子什么事都跟你对着干的原因。所以可想而知,在日常生活里:

  当我们对孩子说「不要跑!」,孩子听到的是「跑!」;

  当我们对孩子说「不要大吼大叫!」,孩子会叫得更大声;

  当我们对孩子说「不许碰!」,孩子更想拿起来摸摸看。

  「不要这样做」「不许那样做」的语言模式,很容易触发「白熊效应」:你越不想要的东西,反而越会占据你的思想。

孩子叛逆

  我们纠正的念头越强烈,孩子感受到的是更强烈的反差回响。这也是父母越不让孩子做一件事儿,他却越来劲的原因。

  孩子什么事都跟我对着干,聪明家长日常都会这么做

  我们可以做一名「成长型父母」。

 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,让他具有独立思考空间,不仅是让孩子能够自己独立去完成某件事,还可以帮助他在遇到难题时能够独立去思考解决的办法。

  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:

  1. 是 A 还是 B ?说明客观事实,给予孩子有限的选择

  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,你让他出门前去上个厕所,很有可能得到的回应是「我不!」(没办法,这个阶段直接的命令就会换来直接的反抗)

孩子什么事都跟我对着干,聪明家长日常都会这么做

  与其和孩子僵持,下次不妨这么说:「我们现在准备要出门了,路上有一段路程,我们要先上个厕所再出门。是你先去上洗手间,还是我先去?」

  总结一下就是:陈述客观事实 + 给予孩子一个选择。

  这样的沟通方式正向、简单有效,符合孩子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的特点,当我们把养育的重点放在如何让孩子更好的一起做,而不是替他做、命令他做时,孩子的积极性会提高,养育也会变得更轻松。

  2. 让孩子参与日常生活:提升自我价值认同感

  我们还要认识到孩子本身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,孩子自我价值的认同感,不需要去上高昂的早教课,仅通过让孩子参与日常生活就可以获得。

孩子老是跟我对着干应该怎么教育

 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减少对抗,创造一个让孩子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环境,比如说:

  a.在洗手台下面加一个踩脚蹬,孩子就可以自由上下洗簌,而不需要父母驾着洗;

  b.使用小号的倒水壶,方便孩子双手抓握自己倒水喝,而不需要父母提醒喝水;

  c.进门玄关安装矮的挂钩,孩子就可以直接脱下冬天的帽子和外套挂好;

  d.减少衣柜里衣服的储存量,孩子就会更容易管理自己的物品,更好的选择今天穿什么。

  通过模仿大人的行为,孩子发现自己可以照顾自己,甚至照顾身边的人,TA 会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多么有能力的人。

  他可以为家庭、为其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,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,如此孩子也会减少与我们的对抗。

孩子什么事都跟我对着干

  3. 自由不是放纵,管教要有度

  在一次次的经验中,孩子会更加了解自己,明白如何与他人、环境更好的互动。

  对于会威胁到孩子人生安全的事情,父母要做到反复明确规则。比如在外出行必须牵父母的手、不玩打火机、不把手放在插座的洞里等等。

  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或者去拜访朋友时,也需要提前告知孩子什么样的行为是可以的,而什么样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。

  做到心中有规则,行为有忌惮。

  至于那些不会对孩子造成重大人身安全的事情,则可以让孩子适当承担后果。

  比如说将鞋子穿反了,但是他执意要出门。我们可以尊重孩子的决定,让他自己承担随之带来的后果。

  TA 或许会觉得脚不舒服,或许会摔倒,但这都是长大的体验呀!

孩子老是跟我对着干应该怎么教育

  孩子老是跟你对着干,千万不要对孩子采用“暴力”等粗鲁的教育,聪明家长都这么做。作为家长,我们要坦然接受,在孩子“蛮不讲理”之时,我们要有耐心,接纳并理解他们,积极地引导,而不是斥责、打骂。并避免因为不好的处理方式,而造成对孩子日后的心理发育产生负面影响。

敢闯网免责声明
不要等待机会,而要创造机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