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口哨大爷《我和我的祖国》走红,50年吹500首歌
近日,成都口哨大爷再次走红网络。10月1日,陈庆其和几位音乐爱好者组成乐队,在成都街头表演。陈庆其的口哨配合鼓、吉他、口琴等乐器,奏响《我和我的祖国》《我爱你中国》等主旋律歌曲,表达对祖国的热爱。
图:成都大爷街头口哨吹奏爱国歌曲
成都网红口哨大爷,名叫陈庆其,今年57岁,从小就喜欢吹口哨,每天下班后都会边骑车边吹上一段,50多年来吹了吹500首左右的歌曲,每年国庆都会用口哨吹响《我和我的祖国》等歌曲,表达对祖国的热爱。
拓展阅读:
吹口哨,是我国早已有之的一种技艺,古时被称为“啸”,其实就啸乐本身来说,它具有不借助于任何器具,转调容易,音域较宽,有很强的穿透力和表现力的特点。而且通过练习啸乐,可以陶冶人的情操,增强人的乐感。同时啸乐的高雅优美,可以愉悦听众,缓解现代社会的紧张压力。
“吹口哨”技艺使用原理方法和技巧
根据科学实践证明,舌头在口哨的过程中充当重要的角色。舌头本身不能震动发声,但可以控制气流,挤压口腔的空气,改变口腔容积从而改变口哨的音高,反之则"低"。
舌头的摆放不用刻意教条,但有一原则:要尽量让气流无障碍通过,当高音时要配合舌头缩小口腔容积,低音是尽量使口腔变大充气,其间要靠上下颚的活动配合。
啸乐在中国(选摘)
隋唐时代的九部乐、十部乐中有叶啸。
明代几乎已认为啸艺是隐逸修道的必修课。
1997年,范子烨先生发表《论啸》(求是学刊1997年4期)。
2009年4月,曹庆跃先生只身参加了在美国口哨发源地举行的36届世界口哨大赛并获大奖。曹庆跃先生出版的“唇粹”口哨专辑也被美国国家图书馆收藏并展览。
啸乐在国外(选摘)
1886年,4个孩子的母亲阿利斯·肖在纽约首次公演啸乐,轰动美国。
1905年,美国作曲家、长号演奏家卜莱尔专门为啸乐谱写了《口哨与小狗》。
1923年,阿格尼丝·伍德沃德小姐所撰《啸艺》在纽约出版。
1957年出,1958年获最佳音乐等七项大奥斯卡金像奖的《桂河大桥》中的啸乐《波基上校进行曲》则成为影片主题曲,故又名《桂河大桥进行曲》。
标签:美好生活